智慧消防落地案例(浙江、内蒙古、河南、北京)
栏目: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23-04-13
  本期消防产业智库整理出浙江、内蒙古、河南、北京的智慧消防建设案例,供业界同仁参考。   3月7日,嵊州市文物局、崇仁镇人民政府、嵊州市消防救援应急大队及相关建设单位负责人齐聚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崇仁镇,商议进一步推进崇仁村建筑群消防安全数字化应用模块项目相关事宜。   据悉,2021年11月,浙江省文物局全面开展文物安全应用场景建设试点“揭榜挂帅”活动,现已打造出了一批辨识

  本期消防产业智库整理出浙江、内蒙古、河南、北京的智慧消防建设案例,供业界同仁参考。

  3月7日,嵊州市文物局、崇仁镇人民政府、嵊州市消防救援应急大队及相关建设单位负责人齐聚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崇仁镇,商议进一步推进崇仁村建筑群消防安全数字化应用模块项目相关事宜。

  据悉,2021年11月,浙江省文物局全面开展文物安全应用场景建设试点“揭榜挂帅”活动,现已打造出了一批辨识度高、实效性强的标志性应用成果,其中的嵊州市崇仁村建筑群消防安全数字化应用项目就是典范之作。不久前在杭州市临安区召开的全省文物安全数字化应用建设现场推广会上,嵊州市文物局就应邀介绍了该项目。

  崇仁古镇区域面积30公顷,涉及5个村,其中精华区域面积3公顷,历史遗迹类型丰富。2006年,崇仁古镇的精华部分“崇仁村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一直以来,嵊州市委市府十分重视崇仁村建筑群的保护工作,成立了专门机构负责崇仁村建筑群的日常保护管理。2014年6月,崇仁村建筑群被列为全国文物消防安全百项重点工程,工程包括23处文物单体建筑消防工程,周边一百多处木结构建筑火灾隐患整改,以及整个防护区内的消防管网和消防站工程,2021年建成后成为浙江省文保消防安全工程的样板,对保护文物安全起到积极的作用。就在该工程完成之际,如何把建成后的消防管网和7000余个新增的终端设备有效组织联动起来,同时解决消防责任不清、协作流程不明等情况,嵊州市投入330多万资金上马了消防安全数字化应用模块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聚焦政府工作难点、现场管理盲点、群众需求堵点三个重大需求,建设了覆盖整个古镇区域的“数字消防管理系统”平台,内容涉及日常预防、实时监测、业务协同和公共服务等场景,包含线下巡查巡检、线上自动监测、告警推送、挂牌督办、设备维护等数十个核心功能。在这个数字消防管理系统运营过程中,分布在崇仁村建筑群内的7000多个消防传感器、375个摄像头可以将火灾隐患全天候即时无死角地传送至总控制室和责任人员。同时,该项目还给崇仁村建筑群100多个消防栓底端安装上了传感器,若消防栓水压偏低或不正常,会立即发出警报。结合数字化改革智慧应用场景建设需要,项目还增加了消防给水监测系统和消防管网阀门启闭状态、消防水泵启停状态、消防水池水箱水位探测器等,以最大限度做到“早预判、早发现、早除患、早扑救”。与此同时,项目将“数字消防管理系统”精确定位于崇仁村建筑群数字化三维实景模型中,可以实现文物保护、消防安全、国土空间规划等一张图。“崇仁村建筑群消防安全数字化应用模块以火灾监测为重点,相当于在原有消防工程基础上再提升,再筑一道防火墙”,嵊州市崇仁镇党委书记楼美芳介绍。

  崇仁村建筑群消防安全数字化应用模块的建设不仅仅关注数字化应用和效率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通过项目的建设压实承担文物安全主体责任、直接责任和监管责任的有关镇、村及文物建筑产权人和使用人、文保楼长和文物、消防、应急管理等等相关部门之间的责任边界和协作流程,压实消防工作责任,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嵊州市文物局施棋明副局长说,嵊州市在该数字化项目实施过程中参照了即将出台的《浙江省民居类文物建筑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规定(试行)》,建成后由崇仁镇人民政府负责管理使用。

  目前,整个项目设备全部安装完毕并已联网,治理移动端应用已于去年底上架浙政钉,数字驾驶舱、服务端等已上线试运行。【来源:浙江文旅】

  “智慧消防”是利用现代科技通信手段,实现传统消防监督管理智能化,弥补传统消防监督管理不能持续性监督的短板,最大的优点是即时性、持续性,能二十四小时实现自动化监管。锡林郭勒盟运用“智慧消防”,使全市火灾防控工作通过网络运维真正实现“防”大于“消”。

  2022年,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消防救援支队的指导下,锡林浩特市消防救援大队积极争取锡林浩特市政府专项资金,联合内蒙古联通锡林郭勒盟分公司,将维多利购物中心、民盛购物中心两家大型商业综合体和额尔敦街道办的发生火灾危险性较高的114家九小场所接入了智慧消防平台,并融入农牧区消防建设。

  随着“智慧消防”试点工作的成功推进,锡林浩特市消防末端监管难题的实践性探索也开启了全新篇章,并完成了“传统消防”向“现代消防”的转变。

  在锡市消防大队指挥中心,通过安全管理大数据平台看到,民盛购物中心的高压配电室时刻在红外成像监测下。

  “商场内各消防安全检测系统都已链接汇集于商场配电柜监测系统,对于大型商超而言,用电量持续增加或短时间负荷增大是常事,每当超过消防监测摄像头预设值,就会自动弹窗报警。报警信息会立即传输至“智慧消防”城市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同时大队和企业单位的消防安全相关负责人都会在手机“火先知”APP终端收到警情,迅速指导做出相应处置。”大队消防员介绍,传统消防无法做到消防设备及时可视化监管,智慧消防平台可以将用户的水、电、烟、火灾报警信号传至监控中心,实现远程 24h监管,并可通过联动监控视频系统核实火情,快速发现建筑消防水系统异常及故障,让消防管理拥有“千里眼”和“顺风耳”,为消防管理提供信息支撑,实现防范于未然,变传统被动消防为智能主动监测预防,将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

  目前,各单位火灾报警前端监测系统、消防水前端监测系统、无线烟感报警系统、电气火灾预警系统、可燃气体探测系统、安消一体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智慧防火巡检、巡查系统、智慧维保系统纳入锡市消防安全管理大数据平台图墙。对占用消防通道、配电箱温度过高、值守人员离岗、消防用水水压、液位、电流电压等进行安全区域和安全数值的设定,在实时监测中发现人员离岗、占用消防通道或超出安全范围值平台就会预警同时联动现场视频。

  民盛购物中心消防安全管理员介绍,“‘智慧消防’介入后,在大队的24小时远程监管指导下,商场的自主消防管理能力明显提升,安全自学、自查、自改工作水平大大提高。”

  启用“智慧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转移到“线上阵地”,极大改善了基层日常防火监督检查效率。

  额尔敦办事处、阿日戈朗图社区、牧民一条街等人流密集场所及九小场所,已全面增设独立式联网型感烟探测器,系统24小时监控烟感状态,对报警、故障、欠电等隐患实时掌控,锡市消防大队“隔空指导”社区网格员或维护人员第一时间对故障问题点进行隐患消除处理,保证烟感工作状态正常有效。烟感信息由智慧消防安全管理大数据平台统一管理,报警发生时可同时联动运营播报、视频、地图进行查看、复核、分析,移动终端将报警、故障等信息同时推送到锡林浩特市消防救援大队, 将火灾控制在预警及萌芽状态。

  安全管理大数据平台,覆盖了全市各行业商户,预警、报警功能可以有效缩短排查时间,实现了精准防控,规范执法,而且大大化解了监督检查压力,节省了消防警力。

  草垛、棚圈安全,偶尔有调皮的牛羊好奇地盯着摄像头,在智慧消防安全管理大数据平台图墙上,农牧区家家户户的消防安全尽收眼底,也是锡市消防向草原腹地推进“智慧消防”的重要成果。

  半岛体育

  目前,50余困难农牧户已经安装了智能独立式感烟探测器,牧户棚圈的视频设备也已接入全市消防安全管理大数据平台。当发生火情,警情会立即发送至牧民手机及牧场消防负责人手机,起火处同步精准定位,并第一时间发送至大队管理平台。大队在出警的同时,可立即通知牧场消防志愿队以及就近的变电站企业消防队前往,合力进行初期处置。深化消防站防消联勤,更有效避免了“小火变大火”的状况,

  统一接警、统一调度、统一指挥,“智慧消防”能实现各方力量联勤联动,提高不同队伍间的沟通效率及灭火救援精准度,提升协同作战水平,应急处置响应能力全面增强,尤其对于农牧户中独居老人等的安全至关重要。

  消防‘智’能量快速向消防治理末端延伸,正在步入寻常百姓家,辖区社区都积极融入“智慧消防”大体系,在物防、技防、人防建设上下功夫,网上监督、在线答疑,更加便捷精准地接受防火安全监督指导,极大压缩了接警到处置的时间,切实提高初期火灾扑救效率,助力全市消防“一短三快”初战处置机制再次提质增效,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来源:央广网】

  日前,民权县消防救援大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辖区一乡镇居民家中煤气罐着火。大队立即出动消防车赶赴现场,同时调派警情所在乡镇专职消防队前往处置,并通过快速应急救援数字化指挥平台通知乡镇政府有关负责同志、派出所民警和村级网格员赶到现场。20分钟后,火灾被成功扑灭。

  “发生火灾后,我们利用快速应急救援数字化平台调集了多方力量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处置,实现了‘灭早、灭小、灭初期’,灭火救援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民权县消防救援大队负责人介绍。

  为了加强多方协同配合能力,民权消防积极探索“县、乡、村三级六方联动”数字化管控模式,研发出快速应急救援数字化指挥平台。

  该平台依托智慧民权大数据中心,通过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感应等信息技术,配合火警智能研判等专业应用,为火灾防控救援工作提供明火烟雾智能分析、火灾现场智能定位、多方实时通话、视频远程指挥等技术支持。

  构建了“1+2+3+6+N”模式,从建立以119为中心,到打通烟感报警系统监控和指挥两个平台,实现防控和战时指挥结合,同时做好各乡镇值班室、救援队伍以及县乡村三级联动人员软硬件保障,确保119指挥中心接警后,大队消防力量迅速出动,且第一时间同步联动110、警情发生乡镇、乡镇专职消防队、派出所以及村级网格,六方力量快速抵达现场,必要的情况下,可快速联动周边乡镇、120、122、民政、义务救援队等N个救援力量增援,进一步提高了灭火救援工作效率。【来源: 商丘消防】

  一屏总览园区,精准防控防御,消防隐患一目了然;“最强大脑”高效运转,出警时间大大缩短;警情处理完毕,系统实时战评复盘,全过程、全方位展示作战指挥实况……在城市副中心运河商务区智慧消防监控平台,2.7万平方米地下各类连廊通道尽收眼底,这是全国首个超大建筑综合体智慧消防系统的“大脑”在工作。分布于地下的1024个前端感应设备,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模型和人工智能技术日夜守护,对各类消防隐患第一时间预警。近日,记者走进运河商务区地下空间,对这里的“智慧消防”一探究竟。

  运河商务区位于城市副中心五河交汇处,其中启动区规划面积约3平方公里,包含52个地块、16个开发项目,涵盖商业、办公、公寓、酒店、住宅等多种类型。随着城市副中心建设提质提速,越来越多的优质商业要素正在这个五河交汇处的“运河金融城”集聚。截至今年5月,运河商务区共有注册企业1.7万余家。

  作为本市首个红线内外、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设计区域,未来,这里地上将建成热闹的商业步行街,地下是承载车水马龙的环形隧道,半空中将架起连廊连接地面主要楼宇、商业区,打造立体的都市生活圈。

  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设计,无障碍通行的商业步行街、人车分离的交通设计、相互连接的地下车库等能够将运河商务区的品牌集聚效应放大。

  不过,四通八达的连廊通道也带来了“成长的烦恼”——原本分隔的地下空间被连接起来,一旦遇到火情可能导致更大范围蔓延。

  “运河商务区16个项目共有商业楼、办公楼、公寓楼、住宅楼、综合楼等176栋高层建筑。许多建筑之间形成了连通道,共包括3个中间地带、18条地上无顶盖连廊、3条地上有顶盖连廊、13条单层地下通道、8条多层地下通道、16条环隧连通道。”北京北投通城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运河商务区运营管理项目部副经理芦毅介绍,运河商务区每个单体建筑虽然都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但连通之后就形成了超大建筑综合体,面临缺乏一体化报警体系、无法全局监控设备、难以有效疏散引导、缺乏统一消防监管等诸多消防规范和传统消防系统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且,这种情况在国内尚无先例,无成熟经验可循。

  针对这些痛点,2018年,区新城建管委、区消防救援支队会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了《运河商务区一体化建设项目特殊消防设计报告》,共同打造了全国首个超大建筑综合体智慧消防监控平台,并于去年3月投入使用,将地下空间一体化建设工程的消防设施进行统一监控和管理。

  较传统的智慧消防系统,该智慧消防系统“聪明”在哪儿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安全信息化研究中心工程师马文皓介绍,传统的智慧消防多以物联网为主,消防施工改造的阶段性和多系统造成消防中控室存在多个监控终端,不利于日常消防管理。而运河商务区的智慧消防系统创新了管理理念和技术,可以将多阶段多消防系统改造的数据进行同平台展示和操作,破解了商务区建筑众多、产权分散、地下连廊复杂的消防管理难题。

  “现在正在运营的智慧消防监控平台能够将地下空间一体化建设工程的消防设施纳入统一监控和管理。”芦毅指着监控平台大屏幕说,只要动动鼠标,运河商务区消防安全运行全貌便一目了然。

  从软件看,运河商务区的智慧消防监控系统分为火灾风险实时预警、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一体化消防管理、智慧化消防指挥、智能巡检、消防隐患和危险品管理六大模块,可实现日常安全监控、隐患提示报警、快速响应联动、实时远程指挥等功能。从硬件看,这套系统接入了1024套智能终端,其中包含694个烟感报警器、40个手动报警器、118个感温探测器等智能报警装置以及44个水压检测器。

  与此同时,系统还将商务区内的建筑、消防设施、人员、风险隐患等因素联系在一起,能够从全局角度贯彻消防法律法规要求,进行智慧化的消防趋势判研、消防人员管理和消防救灾疏散工作,使消防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其任务系统,全面、完善、专业地完成值班、巡检、维修等消防工作,一旦突发火灾,又能够根据系统的智能提示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援工作,使消防安全工作进入到提前预知、提前预防、提前消除火灾隐患的智慧化阶段。

  该系统的另一大亮点就是引入了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塞蒂提出的层次分析法,它能够满足消防灭火救援智慧决策评估的需求,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由于该方法在处理复杂的决策问题上具有良好的实用性、有效性,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目前应用已遍及军事指挥、运输、医疗和环境等领域。

  记者在智慧消防指挥大屏上看到,系统可根据智慧消防设备回传数据,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各地下空间的消防安全等级实时打分,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该风险预警模型包含了建筑材料、防火设施、管理制度等5级指标、100余项参数,评分越低风险就越高。这样就可以对区域或单位进行先期风险评判,不等到火情发生再应对,做到防患于未然。”马文皓说。

  这套智慧消防系统从发现火情到预警,再到生成救援预案,最少只用3秒。分布于地下连廊通道中的1024个前端感应设备,一旦探测到烟雾、火焰,将立即报警,并通知工作人员到场处置。

  工作人员曾做过一个实验:在做好预防措施的前提下,在地下连廊一角的铁桶里点燃废旧纸箱,火焰伴着烟雾冒了出来。

  “报警!报警!”监控大厅屏幕上几乎在发现火苗的同时,立即弹出红色对话框,精准定位起火点位置,并以3D建筑模型视图显示周边危险品情况、消防灭火设施情况、救援力量、相关机构、道路交通等情况。

  除了科技系统,完备的救援力量更是定海神针。据悉,运河商务区内目前共设有8个微型消防站,1个小型消防队和1个消防中队,100余名消防员。不过,面对运河商务区20.38平方公里的辖区面积,消防救援队任务还是相当繁重的。智慧消防系统的应用,将消防救援从传统的模糊救援提升到精准救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大大缓解消防救援队压力。芦毅介绍,智慧消防监控平台能实现火灾救援图像化管理,将文字、地图、周边状况、灭火力量等整合成数字化预案,一旦发生火灾,预案将直接推送到屏幕上,协助灭火指挥人员有的放矢完成灭火救援任务。

  半岛体育

  记者一路探访下来发现,真正让科技服务于民,关键还在于人。“智慧消防管理系统建成了并不意味着有关部门、单位可以做‘甩手掌柜’了,要做到融合执法、防范和服务,配套的制度必须跟上。”芦毅说,创新科技是一方面,制度的落地也非常重要。经过多方协商,运河商务区管委会正在制定“运河商务区消防管理细则”,这一制度未来会将街道、公安、消防和物业的力量黏合起来,共同守护运河商务区消防安全。

  目前,运河商务区包括8个连廊、通道、中间地带和环隧连通道已加装智慧消防设施并接入系统,覆盖面积为2.7万平方米,约占总面积的31.3%。接下来,随着运河商务区启动区各商务楼宇逐步建成投用,总计61处,总面积约9万平方米的各类连廊通道将于今年逐步接入智慧消防平台系统,纳入平台统一监控管理,充分发挥消防平台预警功能,将火灾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运河商务区智慧消防监控平台建设只是城市副中心“智慧消防”建设的一个开始。

  记者了解到,随着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的快速发展,产业转型,加上集地下道路交通、市政综合管廊以及购物、餐饮、休闲、娱乐设施等为一体的地下空间不断增多,城市副中心将在“十四五”时期着力补齐消防工作短板,不断加大“智慧消防”建设力度。

  “十四五”时期,副中心消防信息化要规划设计“四横四纵”总体框架,形成“两网络”“四体系”“两机制”的信息化体系。推动大数据、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消防救援领域的应用,围绕消防救援实战需求,建设统一的城市副中心消防大数据中心和“智慧消防”一张图系统,形成数据收集、分析决策、火灾防控、灭火救援、行政办公一体化信息系统。

  此外,还将开发建设消防设备管理、动态火灾救援、综合态势分析等七大平台。建设消防综合数据库,推动“智慧消防”嵌入“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城市运行感知数据与应急指挥数据的深度融合和互联互通,打造政府、部门、单位和消防共享共治平台。同时,进行数据挖掘处理,在综合消防指数分析、火灾风险评估、社会消防管理、119 调度指挥、灭火救援组织实施、服务改善民生、消防行政管理、消防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数据分析应用,提升消防工作效能。【来源:北京城市副中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