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派系,不仅是贵族,而是孕育了四大王朝,是王族、门阀、军阀的结合体。在中国历史书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把这个派系看懂了,才能看懂秦汉以后的大历史,这个派系从秦汉之际开始,到王安石结束。
这个派系,大家应该都听过,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人类历史上影响力最大、历史最长的派系——关陇集团!这个集团的源头是秦军。
秦国的正规军主要有三大军团,长城军团北上抗击匈奴,岭南军团南下平底五越,还有战斗力最强的——关中禁卫军团。
关中禁卫军团下面又分为三个部分,其中最尖锐战斗力最强悍的是中尉军为内史,这个部队是王都的卫戍部队,是精锐中的精锐。刘邦率军进入关中地区攻陷了咸阳,最后子婴投降刘邦,关中军团的主要将领觉得刘邦人不错,成建制的投靠了刘邦。
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底气,就是这支秦国精锐,特别在项羽焚烧了秦都后,关中禁卫军都对项屠夫仇恨不共戴天,发誓要报仇,他们就忠心耿耿的效忠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举几个例子。
刘邦战斗力最强的骑兵部队是灌婴率领的,其实提出建立骑兵,并组织发挥战斗力的秦国禁卫军的两个将领——李必、骆甲,他们因为是秦国人,不能服众,所以他们提议让灌婴做名义上的老大,他们两个分别为左右校尉来辅佐灌婴。还有后来5个人半岛体育把项羽分尸的人,3个都是老秦人,为了秦国报仇雪恨了,其中一个姓李——他就是秦军将领李信的后人,也是后来李唐的祖先,一个姓杨,叫做杨喜,是后来隋文帝的祖先。
“关”指的就是关中,“陇”,通常指的是陇右,在刘邦依靠秦内史军团为班底统一了天下后,对于有军功的旧秦军进行封赏,于是刚才说的隋、唐的祖先就被封在了关陇地区,这就是源头。
关陇军事贵族集团起源在秦汉之际,发力在北魏孝文帝时期,后来这个集团缔造了四个皇朝,分别是西魏,北周,隋,唐,所以我们谈秦汉以后的历史,绕不开这个脉络。这部分历史,朝代都很短,而且国家也很多,乱七八糟的,很难梳理的清楚,东汉末年一直到唐朝,都是乱糟糟的。
北魏孝文帝时期,鲜卑族的孝文帝为了笼络汉人,制定了严格的士族制度,淡化民族概念半岛体育。北魏为了保障首都平城安全,王城周边建立了六个军镇,合称六镇。其中贺拔岳接受了北魏孝武帝的密令对抗高欢,开始整合关陇地区的军事力量,这批军事贵族以贺拔岳旧部为班底,胡汉杂糅,文武合一,互相通婚——这就诞生了大名鼎鼎的关陇集团!北魏北周时代,关陇集团“入则为相,出则为将,自无文武分徒之事”。关陇军事贵族以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为主体,后来宇文泰把西迁的汉族人的籍贯都改为关陇,根据等级享受政治经济特权。
当时最有名的镇叫做武川镇,有一句话“北周隋唐皆出自武川”,杨坚本身便是关陇集团的一员,杨坚建国靠的就是这个集团的支持,李唐也是出自陇西李氏。隋文帝的皇后与唐高祖李渊之母都出自八柱国里的独孤信。他们都是有联姻关系。独孤信号称是全世界最牛的岳父,三个朝代的岳丈。隋文帝的皇后与唐高祖李渊之母都出自八柱国里的独孤信。
关陇集团还诞生了大名鼎鼎的府兵制,八柱国中,宇文泰是统领,元氏则是因地位尊崇而挂名,实际上是虚名。剩下来的六大家族——六柱国,每个柱国督二个大将军,所以有十二大将军了。每个大将军督两个开府,每个开府各领一军,共24军,这就是府兵的系统,也就是延续了好几百年的府兵制度。
这些柱国,不仅垄断了武装,也控制了文官系统,并且相互联姻,形成了让王族都要避让三分的超级大门阀,后来隋唐的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王族和关陇集团的斗争。
魏晋南北朝,实在太乱了,还没有想好怎么讲解。因为没有英雄主人公,没有成功的正义的势力。隋文帝在关陇集团的支持下篡位成功,后来他也怕自己也被复制,所以用了科举制度来削弱关陇集团的势力。隋炀帝为了躲开这个庞然大物,果断迁都,把首都从关陇集团控制下的长安来到洛阳,这个也是一个应对的策略。隋炀帝被杀,隋朝被瓦解,是因为说隋朝的几个天子得罪了关陇集团。隋炀帝为了获得山东力量的支持,所以修建大运河,要对抗关陇集团。
李渊刚刚起兵没多久就派李建成和李世民攻长安占据关中为的就是能够得到关陇集团的支持,李唐的基本盘还是关陇。但是,这几个天子都是过河拆桥,他们体会到了关陇集团的强悍,也尝到过甜头,他们坐上了天子,他们自然而然把关陇集团当做了最大的威胁。李渊获得了天下后,还要和大臣裴寂拉关系,说李家和裴家咱们两家都是了不起的大族啊半岛体育,连开国皇帝都不敢说自己是天下第一大族,都要和其他大族并列在一起,可见当时关陇集团的强悍。
李世民上台后,他就开始了打压关陇集团之路。其实,李世民眼光还是很长远的,他在起兵的时候,就已经默默在储备势力和关陇对抗了,李世民大量启用非关陇集团的山东势力,代表人物就是:秦叔宝、尉迟敬德、房玄龄、程知节、张亮等,李世民扶持这些非关陇势力来制衡关陇集团,成了唐朝初期斗争的一条脉络。李世民在玄武门事件后,论功行赏的大多是山东集团的成员,刻意不给关陇集团机会。
李世民第二件事情就修订《贞观氏族志》,李世民一改传统的按照东汉以来士族门阀尊卑的排名法,他提出来人的官职和能力应该比血统更重要,根据当朝官爵的位置高下排座次,官品越高,等级越高,官品越低,等级越低。这样就进一步弱化了家族概念。
为什么李世民要把修《贞观氏族志》当做当时的正大任务来抓呢?很多人看不懂,这个就是笔杆子,当时没有互联网,这个《氏族志》相当于琅琊榜,代表着当时的地位。
中古时期的氏族谱牒不仅仅是界定一个氏族,而是在一个优胜劣汰的记录,我们叫做光耀门楣,因为在族谱里,一个没有出现官僚的氏族房支,就不会被谱牒所收录,进而就会自动被淘汰掉,只有世代有成就的氏族才会被子孙记住并悼念。氏族的领导权也取决于成员的成功,而不是血统,哪个旁支的地位越高,氏族的主导权就记录这个旁支,只要后一个房支的成员在担任官职方面更为成功,就可以替换掉原来的。这个就是在族内暗暗较劲。
《贞观氏族志》相当于一次刷新排名,把原来靠家族资历的氏族让位给新晋贵族,原来一个高贵姓氏的后人,哪怕是做农民,在榜上的排名还是比做了宰相的下等姓氏排名更高,这个就相当于声望重组。那么,原来靠吃老本的一些家族就慢慢被新兴势力给挤掉了。
在古代,别人问你贵姓,都要回到:免贵姓*,只有两个姓氏的人可以不要说免贵,直接报姓。
唐朝的族谱,只会记录混的好的人,普通的人就不会记载在族谱上,唐代谱牒是呈网状扩散的,经常把关系疏远的氏族成员收录在内,如果世世代代涌现高官,也可以被视为门阀大族,保持着声明赫赫的社会地位。
初唐,关陇集团的高层还是最多的,在《氏族志》颁布后,关陇集团的势力进一步强化,但凭借的是当时拥有的官爵,而不是“郡望门第”,这个新排名把原来的一些没落的江南士族给挤下去了,在唐朝基本形成了“关陇士族”为上层,庶族地主为基础的社会格局。《氏族志》对“士族门阀”最大的打击是彻底改变了姓氏等级的评判标准,这个为武则天后来的清理关陇集团埋下了伏笔。
让地位和功劳来替代资历。后来武则天接过了削减关陇集团的接力棒,和李家应该也是一个默契的配合关系,唱双簧来打压关陇集团。
武则天的策略也是延续了李世民,但是做了升级。武则天把《氏族志》为《姓氏录》,以以五半岛体育品为界的,凡是五品以上官员,不管以前是否是士族,都写进《姓氏录》中,而不到五品的官员都不记录。这样就把大批不上进的氏族给淘汰了,门阀士族的社会地位逐步和官品高低融为一体,这样社会就实现了新旧势力的交融。这一招就把社会认知的结构给颠覆了,一个氏族失去了声望,也就是慢慢不行了。
第二个策略,就是利用酷吏诛杀的主要是一批反对自己的门阀士族,尤其是关陇军事集团。
第三个策略,给予庶族开放晋升通道,其实科举考试并不能代表改变身份,因为科举登第的士子,只是意味着取得任官的资格,并不能直接担任官职,从待命到上任,这里面又有很多的操作空间。武则天就是自己提拔了很多底层有能力的新人,比如狄仁杰、张柬之。
武则天通过这三招,让关陇集团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但是还没有消亡,真的消亡要等到王安石变法。
关陇集团和王族的博弈,就是北边的一个大脉络。关陇集团是王族又要依靠又要打压的一个势力,长孙无忌就是初唐这个势力的代表。李唐为了制衡关陇集团,又培育了一个新的集团,叫做山东集团。
关陇集团的成员基本都是豪门大族,而山东豪杰比较底层,是一个半耕半作战的武力集团,类似曹魏的青州兵。李唐建立后,他们就很积极的拉拢山东集团,李世民在击败窦建德后,窦建德余部刘黑闼一度再起,魏征就力劝李建成亲征刘黑闼,其目的就是为借此机会与山东豪杰结交。山东集团在初唐的时候也是赫赫有名:秦叔宝、尉迟敬德、房玄龄、程知节、张亮……
把关陇集团这个暗线先做个梳理,这样大家看历史就会清晰一些,然后我们回到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的关键词是2个:伪君子--禅让和真小人--夺权。
汉末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最乱时代,王权更替的方式用两个词来概括:“不臣而君——真小人”和“自臣而君——伪君子”。
汉人政权注重道统、法统、血统,魏晋王朝完成华夏人王权更替的方式是通过“禅让”,在法统上得了一些分数,给末代天子多少还保留了点面子,下台的天子也有生活保障,而胡人政权是靠暴力篡位,杀戮成瘾;相对而言,禅让虽然虚伪,好歹保留了一丁点体面。
禅让制是一个制度,但是背后还是文化起决定性因素。从汉献帝禅让给曹丕、曹魏禅让给司马家族,一直到南北朝的汉人政权宋、齐、梁、陈南朝四代皆以禅让立国。北魏也被汉文化影响,北魏末年的北齐、北周两王朝,都模仿汉人通过禅让来完成王权更替。隋唐交接也是通过禅让,隋朝末代天子杨侑禅让给了李渊。
历史开了个大玩笑,在最混乱、最暴力、最黑暗的时代,居然改朝换代的方式却是最高大上、最道德的禅让制。
自臣而君的方式是禅让,新王权的不否定前朝的合法性,而是不断的通过功业和威望,来逐渐的抬高自己的地位,比如曹魏从州牧到大臣到宰相再到魏王,一直去臣化,位置慢慢接近天子,一步步的从下往上爬,这个过程也是需要好长时间,然后做足了功课后,然后开始到处搜集祥兆,然后让天子虚情假意的禅让,然后推来推去几个回合,最后在半推半就下接受前朝天子的禅让,建立新朝。这个里面就是为什么道教会慢慢走上上层的一个原因,因为道教的一些理念可以佐证所谓的天授神器,让被禅让的多一些理由,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在作秀。
另外一个方式主要是没有汉化的胡人,他们没有啥好说的,直接用暴力否定前朝的法理学,用暴力实行灭老王族,然后抢夺位置,就撕破脸了,一点程序都不走了,面子也顾不上了。这个是顶层的两个现象,那我们再往下看半岛体育,看看那时候的门阀派系和央地关系。
东汉末年连年战争导致人口流失,察举制的基础都没有了,曹魏只能换一个方式来选拔人才,这就是九品中正制,这个是向门阀示好的一个投名状,保证了门阀权利和声望的延续性。
东汉末年,三足鼎立,很多人都把最大的对手认为是曹-孙-刘三家,其实都不对,这三家花精力最多的是内部门阀派系,而不是外部对手。看三国志的时候,很多人觉得曹操打仗很奇怪,经常莫名奇妙的退兵,明明不需要示弱的,为啥?就是曹操害怕和别人打的你死我活的时候,内部被人捅刀子。曹操最害怕的是后院火起,所以对外略有失利或者僵持不下,就得马上撤退。关羽策动宛城大族们谋反,曹操就打算回到大本营——邺城,那是他自己的封地魏国。
当曹家准备迁都的时候,门阀的代表司马懿说不需要迁都,他表示支持曹魏。曹操在门阀代表司马懿表态后,曹操才停止迁都计划。这个也让曹丕看到了门阀的力量,后来曹丕就用九品中正制这个投名状给了门阀集团,给了门阀一个制度保障。本来想用大义来瓦解曹魏势力的诸葛亮,就被这个制度给废了。因为诸葛亮北伐的名义是匡扶汉家天下,但是在北方世族们获得了曹魏的保证后,他们才不在乎谁是皇帝,只关注系统的稳定。所以,他们就站在了曹丕一方,这样曹丕在门阀的支持下,才敢篡位成功。
九品中正制也是门阀提出来的,这个人叫做陈群。陈群建议曹丕将人才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而品评主要是品评人才的家世、道德、才能,道德和才能这个都是没有明确标准的,于是,家世就成了主要考量指标,这个也就保证了门阀的世代相传。
后来司马家族也是依靠门阀集团又夺取了曹魏的位置,为了犒赏团结帮他上位的门阀集团,西晋初期进一步突出了对门阀的照顾,朝廷中央的影响力到了要看世家门阀给不给面子的地步了,官员的选拔也就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在中央,曹丕最清楚丞相对皇权的威胁,所以用了内朝来架空了三公,至两晋时期,中书监、令便取代了宰相的职位。两晋的时候,门阀是到达了巅峰,这个时候的权贵们自私自利,不管百姓死活。
九品中正制度保证了上层的利益,信仰玄学。底层人民相信了道教。北天师道寇谦之提出废除张道陵的“租米钱税”和“男女合气之术”,提倡以“礼度为首”,消解了儒家和王权的对抗,解构了政治、经济的独立体系,可以被王权所利用,援儒入道。北魏太武帝开始信佛,在当时儒家和道教大佬崔颢的影响下,成为道教的忠实信徒,也给魏太武帝灭佛提供了思想依据。
《太平经》开启了原始道教与王权交流的渊源,山中宰相陶弘景的出现则代表了道教已经融入到了上层社会。南朝的时候,陶弘景是道教大神,也精通一些道术,好几次预言大事都获得了验证,声誉斐然。后来梁武帝将国家大事都要通过书信的方式来求教陶弘景,陶弘景也回信指点政策,并很多被朝廷采纳,藏在深山的陶弘景却成为了朝廷决策人物,被人们称为“山中宰相”。这个也是王权和道教的一次合作,梁武帝前面的时期是治理的很好的,老百姓过得也还不错。
篡位成功的司马炎吸取了曹魏被篡位的教训,而且他自己就是大族出身,了解大族的心理,于是,他用分封同姓王的方法来对抗门阀,此外还重用外戚,让其他大族难以进入权力核心,但是也为后来的八王之乱埋下了伏笔。
司马昭进攻蜀汉,也是重用放牛娃邓艾,怀疑大族出身的钟会,这个也是一个体现。
西晋灭亡后,衣冠南渡,司马睿继承了东海王司马越的基本盘,司马越早就开始策划撤退到江东的计划了,已经在江南进行了一些布局。这个时候,效忠司马家族的北方集团和司马越的势力团结在一起,叫做流亡士族集团。他们和地头蛇——以王导家族为代表的江南门阀进行了持久的博弈。
北方流亡集团和江南本土集团就构成了东晋的两大势力,底层出生的人必须要加入其中一派才有发展的空间,这个就导致了内耗非常严重,所以几次有机会成功的北伐也都在内耗中失败了。
南朝被称为“王与马,共天下”,也就是王导、王敦家族和司马家族共同治理东晋。王家那时候控制了东晋超过70%的岗位,东晋有8个皇后来自王家,司马睿的后期,已经被王家架空了,司马睿令不出宫门,然后又扶持了司徒荀想来对抗,可惜司徒刚上任不久就莫名其妙死了,司马睿最后也郁闷而死。
王谢堂前燕的王家,相当一段时间是控制了东晋。东晋的门阀后来被刘宋的刘裕用了暴力的方法清洗一空。所以,政治上勾心斗角,搞来搞去,不如武夫来个痛快,杀人直接除后患。北方的门阀,比如崔颢也是被杀了。在文人们用各种心思算计彼此的时候,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人家不和你理论,直接来硬的。
南北朝的门阀,在很长一段时间被武人给替代了,也就是这个时候,靠枪杆子起家的关陇集团逐渐替代笔杆子门阀走上了更强的门阀之路。关陇集团能文能武,所以延续了千年。
隋炀帝为什么要修运河,去山东去南方巡游?也是为了离开关陇集团的魔爪,试图去整合东路的力量来抗衡关陇,不过最后关陇人士组成的禁卫军要回关陇,隋炀帝不想被绑架回去,后来就被禁卫军给杀了。隋炀帝被杀后,禁卫军让关陇集团十二柱国之一的宇文盛的孙子宇文化及做了老大。隋朝,又回到了关陇集团手里。
皇帝看起来高高在上,其实连做点事情是很不容易的,一直活在关陇集团的监视下,身边的人都是对手安排的,很没安全半岛体育感。一旦对抗关陇集团,身边的暗棋都被激活了,分分钟被人干掉。
隋炀帝后期是有点歇斯底里的,因为他感受到了让人窒息的压力。他近乎疯狂的做那么多工程,搞战争,一方面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一方面是希望尽快的涌现底层的人才,提拔自己的非关陇势力。战争是人才洗盘的有效手段,通过这个可以发现人才、调整岗位、然后建立属于自己的嫡系部队。
但是,关陇集团不会束手待毙,当隋炀帝不顾一切往前奔跑的时候,在出差的路上,被关陇集团安插在杨广身边的宇文家族给提前报废了.
笔者看了几本解读隋唐的书,作者们可能只研究了隋唐史,所以没有摸清楚门阀这根穿越朝代的暗线,所以很多问题想不通,看不明白。为什么隋炀帝最信任的几个人,会变脸杀了自己。要知道,禁卫军是最亲信的力量。更不可思议的是,刺杀杨广的时候,只有一个人进行了抵抗,几乎是毫无阻力,难怪一个皇帝这么弱?
读懂了关陇集团,读懂了穿越历史的力量,就好理解了隋文帝为什么要推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隋炀帝要从关陇中心的长安迁都到中原洛阳,然后修建大运河整合东方力量,发动战争来给新人表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