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专制,下层的阶层往往会被上层的阶层所压迫,他们的下场可谓是真的很惨,但是毕竟生在那个时代,却无法改变那个时代的规则,今天让我们盘点下那些被压迫的阶层。
古代的部族之间,互相争斗,在那个时代不仅仅钱和物是一种财富,人口也是一种财富,胜利的一方把失败的一方当作俘虏,俘虏在古代的用途可以说作用很大,第一可以作为奴隶,他们主要从事的是生产劳动,第二可以提供给胜利方娱乐,他们的生命是得不到保障。在原始社会时期,国人只是征服之族的人,他们往往是择险要的地方筑成而居,对于被征服的一方称之为野人。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互相通婚,这种界限才会慢慢的消逝。在蒙古族统治中原的时候,将人分为四种,蒙古人、色目人(指蒙古族和汉族以外的人)、汉人(灭金所得的中国人)、南人(灭宋所得的中国人),他们的权利和地位千差万别。清朝入关,虽然给与汉族一定的权利,但是在法律官位等等都是在偏袒蒙古和满人。
门阀势力,几乎垄断了官位,寒门世族和门阀世族几乎是不允许结婚,中国历史上许多王朝的建立,都是靠门阀势力所支持而得到的,东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睿,完全是靠着门阀势力的支持,唐朝的建立者也是李渊也是陇西的一大门阀。魏晋南北朝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这种制度几乎垄断了官员的任选,门阀势力可以轻松获得官位,而寒门世族几乎没有任何当官的途径。后代皇帝为了加强皇权,打击门阀势力,采用了科举制度,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十分公平的,可对于那些贫困家庭而言,在生死的边缘,又有多少钱去购买书籍,又有多少钱请得起教师,这样的不平等,导致将很多寒门士子拒之门外,就算一朝金榜题名,在那个专制的社会,也会受到打压而做不了大官,考上进士也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
古代的职业区别,分别是士、农、工、商,士是战士的意思,古代很多官员的选拔都是从这个上面而来的,在古代职业基本传承,农民的儿子几乎是农民,商人的儿子几乎是商人,自从商鞅变法以后,重农抑商的政策被后世王朝所沿用,商人有钱不得穿绫罗绸缎,子女不得为官,对于他们的利润,朝廷征收重税。打压商人已经到了极致,在动乱的年代,士他们拥有武器,当缺少钱粮之时,对待商人采取最野蛮的手段,直接用抢的方式将商人所获得的财富直接抢走,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政策,严重的损害了中国近代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当乾隆享受康乾盛世之时,西方已经在进行工业革命。
土地私有制的产生,对于拥有土地的地主,他们通过剥削的手段获得更多的钱粮,拥有钱粮之后购买更多的土地,每一个王朝的后期,都存在严重的土地兼并,使得富者拥有千亩良田,而穷者无立锥之力,遇到灾害之年,穷苦的农民只能采取卖儿卖女的手段,他们成为地主家的女仆和奴婢,封建王朝的支撑就是靠着这种制度,当王朝的晚期,这种问题爆发出来,将会导致王朝的灭亡,土地将会重新进行分配,其结果如此循环往复,最终受苦的还是那占多数的贫苦农民。
部曲是军队的一个组织,在天下大乱之时,很多无家可归的农民,他们参军,这些士兵他们属于将军,在战争时期他们靠着立功获得朝廷的赏赐,可真真大头的赏赐都被将军所得,对于和平时期,他们属于将军的财产,他们从事的生产劳动最后所得的粮食,几乎都进了将军的口袋,他们因没有资本,同时需要将军的保护,彼此之间存在依赖关系,部曲的地位,在良民和贱民之间,可以说是社会地位低下,被受剥削。
封建社会,它本身就是一个剥削的社会性质,对于所有者而言,他们有足够的支配权,但是这种支配的权利,对于被压迫的而言,又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只能说是封建体制的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