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新疆塔城9月26日电 题:新疆哈萨克族“非遗”传承人:五十余载守技艺 “移动的家”有新用途
在达列力汗·哈比地希的小院内,顶圈、栅栏、盖毡和木门等整齐摆放着,制作这些器物耗费了他数月时间。“一根木材加工至成品栅栏,需要13道工序;一个小型顶圈,需要钻60个孔……”守护传承哈萨克族毡房营造技艺逾50载的达列力汗·哈比地希向中新社记者娓娓道来。
哈萨克族毡房营造是一项古老工艺。毡房主要由木制骨架和毡子两部分组成,整体架构轻便且坚硬,容易安装和拆卸。其制作全部由手工完成。哈萨克族毡房营造技艺在该民族漫长的繁衍生息中形成,毡房被牧民视为“移动的家”。
1955年,达列力汗·哈比地希出生在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一户牧民家庭,年幼时随父辈放牧。“牧区的牧民一年要搬十几次家,除冬季外,一年三季都要住毡房。”制作一顶耐用的毡房于全家人而言意义重大,也成为他最大的心愿。1971年起,达列力汗·哈比地希开始跟随爷爷开元体育、舅舅、父亲等学习毡房营造技艺。
毡房制作工序复杂、缀物繁多,但也体现出了哈萨克族民众对自然资源进行精心构思、巧妙加工的创造力和智慧。哈萨克族毡房轮廓浑圆,由顶圈、支撑架、门、围毡、栅栏、盖毡等部分组成。顶圈留有钻孔,连接起支撑架,支撑架连接顶圈和栅栏,从而构成毡房整体结构,以盖毡覆盖整体结构,毡房大体完成。
“看似简单的架构,每道工序都很有讲究。”达列力汗·哈比地希说,毡房顶圈、栅栏要选择细红柳木,门框和门选用松木。不同木材的韧性、耐用程度不同。同时,栅栏间的连接材料多选用牛皮或骆驼皮,墙篱是用芨芨草编制,整个过程不使用一枚钉子。达列力汗·哈比地希说:“一顶优质的毡房,能用30年。”
哈萨克族毡房营造技艺于2008年被中国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来,达列力汗·哈比地希被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哈萨克族毡房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我独自制作毡房有50多顶,加上与他人合作完成超过200顶管材。”达列力汗·哈比地希手艺出众,制作的毡房工艺精湛,结实牢固,深受牧民的欢迎。
如今,新疆牧区牧民住上了抗灾等级更高、生活设施更完善的房屋。伴随工业化发展,近年来一些由金属管材搭建的毡房出现在市场,对哈萨克族毡房营造技艺带来一定冲击。
“传统毡房包含了哈萨克族的民俗特色和历史记忆。向我求教的人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加。接到景区的毡房订单也在增加。”达列力汗·哈比地希说,不少哈萨克族牧民会在牧区定居点搭一顶毡房,婚丧嫁娶开元体育、节日团聚时,毡房仍是亲友们的精神载体。此外,新疆旅游业持续“走热”,传统毡房“走进”了众多景区,提升了疆内外乃至海内外游客对传统技艺的兴趣管材。
2000年至今,达列力汗·哈比地希已培养徒弟23人,其中13人可独自制作毡房。虽年近七旬,但他充满热情开元体育。“国家有好的政策支持‘非遗’保护传承,大家也对毡房感兴趣。只要身体还硬朗开元体育,我会一直把这项手艺传下去。”(完)